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汽车文化
⊚  首页 >  驾驶文化 > 汽车文化 > 

盒子汽车新车首发:网约车绝不该是私家车的模样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2-09-22    👁1794  


  每当我们认为新势力品牌已经足够多、足够饱和的时候,总会有新玩家继续登场,也总会有新需求被不断发掘。12月15日对造车来说也许又是个“黄道吉日”:上午自带网红气质的小牛电动车刚刚官宣两轮转四轮,下午又迎来一家专门面向B端市场的造车新势力“智行盒子”登场。

  新势力起名早已被人们总结出一套规律,不过这次的“盒子汽车”既不无谐音梗也没套用人名,而是象形:据创始人介绍,公司叫盒子正是因为产品就像个盒子。

  B端市场的玩家屡见不鲜,有专门针对网约车开发的产品比亚迪D1,有结合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出行服务的萝卜快跑。这片市场虽非绝对的红海,但对于独特的记忆点仍有很高的要求。在产品技术和商业逻辑方面,盒子汽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发布会上,盒子汽车首发了两款车型BM-400与BM-600。前者主打专车、网约车、出租车市场,计划在2023年实现量产;后者则针对中高端租赁市场,满足高品质出行需求,预计在2024年量产上市。外形设计方面,两款车型方方正正的“盒子”元素都非常突出。

  从公布的参数来看,BM-400采用了三排五座的设计,车身尺寸为4530*1900*1790mm,轴距2850mm,NEDC续航分420km、530km两个版本。另一款车型BM-600尺寸上更大,为三排六座的设计,车身尺寸4900*1900*1790mm,轴距3100mm,NEDC续航600km。

  车内设计方面,两款车型都针对B端使用场景取消了副驾驶座椅,BM-400采用L型1+1+3的座椅布局,后排座椅设计30度仰角可调和智能按摩功能。能够支持轮椅便捷上车、车载贩卖机模块的扩展等。针对B端市场的需求,新车还针对司机做了诸多优化和功能上的创新,如根据新的座椅布局结构配备的车内睡床套件、可手动更换的易损件等。

  这样一款产品的确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关于B端市场产品的思考。盒子汽车通过全国多个城市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出租车、网约车绝大多数采用低配或减配版家用车,而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用车需求差异明显,当代用户升级的出行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比如出行用车中,存在副驾驶座位使用率极低,却消耗大量空间和成本的现状;乘客出行时,也时常面临车内空间狭窄、大件无法上车、宠物无法上车、需到车外购买矿泉水或雨披等应急品的问题。

  而对于司机来说,运营车辆养护成本一直以来也是痛点之一。这对这一情况,盒子汽车在产品研发之初 ,就将“低成本的易损件更换”纳入到了产品定义中。在做好标准件和标准接口的前提下,盒子汽车75%-80%的轻微刮蹭都可以自行更换前后保险杠等覆盖件,这一过程甚至可由司机独立完成。

  此外,BM-400和BM-600均基于盒子汽车自研“八爪鱼”1.0平台的模块化底盘打造,该底盘共用零部件数量高达95%,可灵活地定制不同车身、适配不同空间、以及兼容不同容量的电池模组。

  盒子汽车正在加速抽象标准化接口及模块,预计明年5月完成“八爪鱼”2.0平台的搭建——这一平台将支持前驱、后驱、四驱三种驱动形式,采用动力电池CTC结构,前悬架完全沿用第一代平台,同时采用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的滑板平台加持,进一步实现高级智能驾驶功能。

  截至12月10日,BM-400已经收获了42000台意向预售订单。盒子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张署光表示,盒子汽车将围绕城市、运营伙伴,司机、乘客,构建全新出行价值体系。

  当然,比这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盒子汽车“成为B端赛道之王”的目标。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全国活跃的巡游出租车总量为138万辆,网约车数量则更多。庞大的基数和出行痛点、产品痛点之间的确存在巨大的机会,不过其间的尚未明确的鸿沟同样不可忽视。技术储备,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盒子汽车的三重属性能够催生出怎样的市场尚不可知,但这种思考无疑是值得鼓励和期待的。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