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汽车新技术新装置

服贸会科技观察:智能网联汽车驶向未来

来源:新华社    2022-06-11    👁3871  

    正在进行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128线激光雷达、全息路口、智能座舱等“黑科技”展现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趋势、新突破。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眼睛’,激光雷达已成为汽车向高阶自动驾驶发展的核心传感器。”万集科技汽车电子产品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王学思介绍,相较于传统毫米波、视觉识别等传感器,激光雷达在强光、夜晚、高速行驶环境下能够对目标物实现更精确的感知。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3.5%,2022年上半年其渗透率增加至30%。中国已开放道路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政策支持下,创新技术的突破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向前推进。

  混合固态128线车规级激光雷达一经亮相,便受到不少现场从业者的关注。“这个激光雷达具备最高200米的测程、0.2度的角分辨率和20赫兹的扫描频率,能保证车辆在高速条件下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可对车辆、行人、栏杆、路肩等交通参与者和障碍物进行准确识别。”王学思说。

  有了“聪明的路”,“智慧的车”才能行稳致远。智能路侧技术的创新突破也在服贸会上得以展现。千方科技副总裁孙亚夫向记者介绍:“我们在路侧部署了包括视觉感知单元、毫米波雷达、雷视一体设备等在内的感知单元、通讯单元、信号控制单元、显示单元、边缘计算单元等,以增强路的‘感知力’。”

  中国科技企业立足我国交通实际,利用全息感知智慧基站、厘米级高精度地图、真实场景三维建模、车辆特征智能识别等技术,给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全息路口解决方案”。

【首页+头条新闻】服贸会科技观察:智能网联汽车驶向未来

  中国科技企业打造的“全息路口解决方案”亮相服贸会。

  “我们通过在路口建设新型感知基础设施,对路口交通运行状态进行研判分析,输出路口交通态势评价指标,为交通管理者在信号配时优化、路口安全防范策略、交通组织优化、潮汐车道判别等方面提供依据,以达到提高路口通行效率、规范路口通行秩序、保障出行安全的目的,且能解决自动驾驶在城市混合交通流场景下的技术难题,为未来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提供支撑。”万集科技智能网联事业部总工程师周浩说。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需要“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还要有“协同的云”。记者来到亚马逊云科技展台,体验了一把智能驾驶的乐趣。

【首页+头条新闻】服贸会科技观察:智能网联汽车驶向未来

  位于首钢园服贸会专题展区的智能座舱,吸引众多观众“试驾”。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摄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介绍,结合我国车路协同的发展路径,人车之间、车路之间的交互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智能运算。“我们基于计算、存储、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云服务,帮助车企采集、处理和分析车辆信息等海量数据,同时支持多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目前已在多家车企的车型上实现落地。”

  在亮道智能创始人剧学铭看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优势显著。一方面,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相对完善,技术迭代、前装量产迅速,激光雷达、AI芯片、智能座舱等技术的自主研发均加速取得突破,部分产品实现前装量产应用。另一方面,多个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形成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软硬件结合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